1月8日,对中铁三局杭台高铁的建设者来说,是一个比新年还要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历经四年建设的杭台高铁正式通车。至此,我国首条民营资本参股的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助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一小时经济圈已然形成。杭台高铁开通仪式现场杭台高铁位于浙江省中东部,穿山越海连接杭州、绍兴、台州三地,设计时速公里,线路全长约.9公里,其中新建线路约.3公里,总投资.3亿元,设杭州东、绍兴北、上虞南、嵊州北、嵊州新昌、天台山、临海、台州、温岭9座车站,是长三角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和国家沿海铁路快速客运通道的组成部分,也是全国首批8个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示范项目之一。在集古典唯美与现代智慧与一体的新建绍兴北站前,望着汗水换来的成果,中铁三局绍兴北站站房项目副经理李逊难掩兴奋之情:“站房建设的天真是见证奇迹的天!”杭台高铁绍兴北站进站闸机中铁三局承担着杭台高铁站前I标标段正线20.1公里和联络线5.2公里线下工程和箱梁预制、架设、无碴轨道施工任务;管段地处城区,房屋拆迁52.6万平方米,相当于74个足球场,三电及管线迁改处,占全线迁改量的2/5;另外还承担杭台高铁绍兴北站新站房的建设任务,由于晚进场8个月,要达到同期建成,工期紧,任务重。项目桥梁工程占标段全长96.6%,共有61处特殊孔跨结构,线路紧邻杭深高铁,涉及多处水中墩施工和道路交叉作业,安全风险极高。面对诸多不利因素,对于怀揣着为长三角交通网建设贡献力量决心且善打硬仗的中铁三局来说,唯有与时间赛跑,与质量争荣,才能攻坚克难,顺利完成施工任务。“标准化开工,第一次做对”,这是三局建设者的施工理念,他们明白,每一处卡控点都可能会成为影响进度的“拦路虎”,必须分秒必争、全力以赴。架梁施工“夯基础、定节点、抓重点、重细节”这是项目部助力高标准高质量施工的“四大法宝”。项目部通过会议宣讲、班前叮咛、安全质量承诺、层层分解创建目标、定期隐患排查治理等活动的开展,夯实参战员工安全质量意识和技能,短时间内形成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的安全生产环境,确保了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平稳可控、有序发展。针对重难点工程,项目部下达节点工期考核文件,对相关人员及协作队伍进行约束和激励,激发工作热情;项目部优先解决施工周期长,制约架梁严重的特殊结构,集中力量大面积开展临近普通孔跨施工。绍兴北站改造工程是全国首个运营高铁高架站改扩建项目,所在区域为深厚软土,施工风险大、工艺复杂。项目部创新工艺工法,使用三维模型进行“实况推演”,实现改造工程施工效益的最大化。项目部致力于桩头钢筋“喇叭”成型工装、悬臂连续梁自动喷淋装置、桥梁钻孔桩虚桩混凝土高度控制等“五小”成果的推广应用,在减少投入、提高工效、加快进度、保证安全质量方面收到明显成效。在绍兴北站新站房建设中,组建专业化作业班组,利用视频监控系统、无人机拍摄、BIM技术、生产进度管理系统等实现工程信息化管理,进一步增强对现场施工进度、安全、质量的管控能力。“软弱地基处理不好直接影响整个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也会影响工程竣工后路面上车辆的行车效果”,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史宏权在开工初期就遇上了挑战。杭绍台1标二分部管段内地质以淤泥质粉质黏土为主,流动性大,承载力低。史宏权带领团队专门开展了淤泥质软弱地基条件桥梁施工综合技术研究,为改进桩基检测、连续梁施工等工艺标准流程提供参考。通过该项研究,整体提升了桩基施工的质量控制水平,减少了桩基混凝土的超耗,创新优化了大跨度连续梁施工工艺,节约工期近3个月。庆祝杭台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在疫情发生地,还有我们工地值守的同事们,作为项目经理,一名党员,我应当与同志们并肩‘战疫’。”三局建设者日记的字里行间透出丝丝坚毅。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来袭,项目部党工委坚持“早谋划、早返岗、早隔离、早复工”和“防疫、复工两手抓,两不误、双促进”,于2月10日在全线率先实现新凤凰山隧道复工复产,取得了新冠疫情0感染,安全事故0发生的成绩。全体党员冲锋在前,积极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有力的推动了复工生产的有序进行。央视新闻《共同“战疫”》栏目,对管段疫情防控工作和复工情况进行了现场直播,受到了全国观众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639.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639.html